章节目录 第123章 尿不到一个壶里(两章并一章)
第123章 尿不到一个壶里(两章并一章)
右金吾卫,一个将军致仕,长史被李瑁一棍子打死,都快乱套了。
眼前全靠窦和董延光在维持看。
当初与张一起离开公,去兴庆宫告状的右金吾官员,有七个,李瑁当时就说了,你们如果还能回来,我这个大将军就让给你们来做。
他们肯定是想回来的,但也知道回不来了,因为李瑁已经将他们的名字报至吏部,特别声明,这几个人,右金吾不要了,让吏部自己去安顿。
李瑁虽然是大将军,但对下属没有任免权,更剥夺不了人家的编制,不过他有权利选择用或者不用。
卢奂现在和李瑁是有勾结的,见到档案之后,自己直接批了,然后再上报中书门下审核。
「让郭子仪挂职右金吾将军?他可真敢想,」牛仙客阅罢卢奂递来的公文后,直接扔在一边,朝卢奂道:
「那是他的丈人,未免也太明目张胆了些。」
李林甫坐在公案后,闻言眉头一挑,若论明目张胆,没有比他更明目张胆的了,儿子女婿拼命的往皇城塞,长眼晴的都看到了,说到用人唯亲,谁不是用人唯亲呢?
卢奂笑道:「挂名而已,人在朔方又回不来,隋王此举,不过是担心这个位置下一任跟他不对付,让他在右金吾的差事不好干,能理解的。」
牛仙客闻言顿时一愣:
「你怎麽帮着他说话了?你们有交情?」
卢奂双手一摊:「隋王在右金吾这麽一闹,出缺多少,左相是心知肚明的,已经乱成一团了,巡京师,不能出纰漏,眼下如何给他补人是当务之急,邓国公致仕可是圣人的意思,圣人都在为隋王排除障碍,我自然需要顺应圣人心意。」
牛仙客呵呵笑了笑,看向李林甫道:
「这麽重要的位置,中书门下也做不了主,需上报圣人,但是这麽报上去,圣人会不会不高兴呢?隋王举荐的这几个候补,可全是他的人啊。」
这些缺员当中,只有将军和长史这两个位置,是需要李隆基点头的,剩馀的李林甫自己就可以做主。
但是他不敢啊,因为李瑁举荐了杜鸿渐丶郭子云丶郭幼明,也太明目张胆了。
李林甫沉吟片刻后,道:
「一字不动上报吧,请圣人决断。」
「那两个位置还好说,剩下的也劳烦圣人,是不是显得咱们太失职了?」卢奂笑道。
只是这一句话,李林甫瞬间意识到,李瑁和卢奂的关系绝对不寻常,因为对方明摆着是在帮李瑁。
一直以来,圣人对五品以下的官员任命,放权给了四个人,李林甫丶牛仙客丶陈希烈丶卢奂。
眼下卢奂已经批了,剩下三个人,再有一个批红,这几个官员的任命,
直接便决定了。
「事关隋王,老夫也不敢轻易拿主意,」李林甫皱眉看向卢奂:
「美轮一向稳重,今次怎的如此轻浮?」
卢奂笑了笑:「或许是因为,我比较欣赏隋王吧。」
「欣赏谁不行,你欣赏他?」生仙客忍不住笑道:
「多少人对隋王唯恐避之不及,你还靠上去了?」
卢奂挑眉道:「谁避之不及了?怎麽?隋王身上有虱子?」
「好了好了,你们俩论过头了,」李林甫沉声道:
「这一次肯定需圣人决断,有了这一次,今后事关隋王的事情,我们大概也能把握一个尺寸,自不必再辛劳圣人。」
说罢,李林甫叫来中书省一位官员,递给他那份公文道:
「圣人眼下就在花萼相辉楼,交给萧华,让他报上去吧。」
上元节过去了,李隆基眼下已经可以明目张胆的与杨玉环待在一起,
这老小子也是耐不住寂寞的主,刚才已经吩咐高力士和吴怀实准备一下,他要带着杨玉环姐妹三个,到曲江池泛舟游玩。
今年是开元二十九年,气候温暖,正月还没过,人们便已经开始减衣了兴许是节庆那几日,杨玉环太过贪吃,比之去年,又丰腴了一圈,李隆基坐在殿内,望着杨瑶和杨绛在帮着杨玉环挑选出行礼服,笑道:
「这个环字,用的是真好,太真再贪嘴,你那副玉镯就要戴不上去了。」
杨玉环闻言,转身冲着李隆基耸了耸鼻子,撒娇哼了一声,随后朝身边的姐妹道:
「这匹宋绢质地极好,裁剪成衣很贴身的,还有几匹,你们拿去也做件新衣吧。」
杨瑶为妹妹挂上披肩,笑道:
「那是圣人赏赐你的,我怎麽敢用呢?」
「哈哈.!.:.又不是什麽稀罕物,」李隆基慵懒的坐着,朝高力士摆了摆手:
「赐三娘丶十娘各十匹。」
高力士微笑点头。
宋绢,在大唐属于第一等的丝织品,市面上每匹的价格是一万三千钱,
也就是十三贯,而李隆基内库里面的,都是精挑细选的贡品。
三品官一个月的禄钱,才能买得起这一匹宋绢杨瑶拉着杨绛赶忙谢恩。
「玉环的礼服华贵奢美,敢问圣人,是不是有些不符礼制呢?」杨瑶俏皮笑道。
高力士撇了撇嘴,可不就是不合礼制嘛,那是宫妃的礼服。
李隆基一愣,指着杨瑶笑道:
「三娘真调皮,你不就是在问朕,太真会是何等位分?朕啊,偏偏就不告诉你。」
杨瑶拍马屁道:「什麽都瞒不过圣人。
这两人打趣的场景,让杨玉环都有些不适应了,我说老姐,你才来几天就这麽自来熟啊?
你就这麽不见外?
李隆基发觉杨玉环眉思索,还以为她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,于是安慰道:
「只要太真听话乖巧,多为朕弹奏琵琶,朕又怎会亏待?」
杨玉环愣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这时候,内侍来报,中书侍郎萧华来了。
李隆基也没有让杨玉环她们回避,就这麽当着三人的面,接见了萧华。
也难怪萧华进来之后一脸异了,平日不是一个人吗,今儿怎麽成仁了?
她们两个有什麽资格一直待在花萼楼?
那个杨孺人,可是隋王孺人啊?您是一点不避讳啊?
萧华脸色铁青,直接来了一句:
「国之大事,不宜有妇人在旁,请圣人准她们回避。」
他这个不叫骨头硬,只是讲礼法规矩,而且李隆基也不会生气,笑了笑道:
「让她们闹吧,朕喜欢喧闹,安静了反倒不习惯。」
萧华无可奈何,这世道真是变了。
李隆基接过萧华递来的公文,打量一眼后交给高力士:
「力士也看一看。」
这就是高力士牛比的地方,天下事,宫里的事,他都能掺和。
看过之后,高力士抬头警了一眼杨绛,将公文小心握在怀里。
「你看她做什麽?」李隆基笑道:
「说说看,其上内容,你有什麽想法?」
高力士低头道:「老奴没有想法。」
「没想法就是护,」李隆基伴装生气道:
「你呀你,总是想的太多,怎麽?牵扯到朕的儿子,你连话都不敢说了?」
高力士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,只能回答道:
「十八郎此举,有些过于明目张胆了,几个位置都用自己人,恐怕右相都吓的不敢批了。」
这时候,杨氏三姐妹才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,不再说话,而是静静的关注着李隆基这边的动静。
「你以为呢?」李隆基看向萧华道。
萧华点头道:「臣附议高将军,不能这麽批,卢奂一向谨慎,这一次确实轻浮用事了。」
李隆基呵呵一笑,袖子一卷,以手托在脑侧,笑道:
「谈不上轻浮,不过是揣测朕的心意罢了,张致仕,是朕的主意,谁都能看得出,朕这是在为十八郎铺路嘛。」
高力士和萧华一愣,都不信他的鬼话。
「十八郎报上来七个人,这七个人什麽来路,你们大概也能猜到,」李隆基继续笑道:
「用人嘛,首先是要用做事稳当的,什麽人稳当呢?还是亲近之人嘛,
朕用高将军,萧侍郎,便是这个道理。」
萧华赶忙道:「臣蒙圣眷,无以为报。」
高力士点头道:「初任右金吾,诸般事务皆不熟谱,是该用些亲近,圣人准了?」
李隆基慢悠悠道:
「其他人准了,郭子仪就不要想了,难怪右相上报朕这里,十八郎最近脸皮是不是厚了点?他敢张这个嘴?」
李隆基明显并没有生气,所以高力士和萧华跟着赔笑。
「太子不是跟朕求过多次,想要给那个韦昭训升职吗?就让他去吧,至于长史的位置,让右相自己拿主意。」
高力士一愣,你还是挑唆他们兄弟俩斗啊?十八郎明摆着是在右金吾肃清异己,你倒好,又给他派过去一个异己。
萧华点了点,又问道:
「隋王的奏请里,希望张咱卸任,还需圣人决断。」
李隆基淡淡道:「你去问问张珀,看他乐意否,要是乐意,就卸任吧。」
好家夥,这事还能这麽干?萧华都有些懵逼了,你们父子俩玩的哪出?
一个是真敢说,想要一个将军滚蛋,还是驸马,另一个也真敢应,让我去问问那个将军愿不愿意滚蛋。
张咱岂不是要恨死隋王,挑事也不能挑吧?
「似乎,不太合适吧?」萧华试探道。
李隆基反问道:
「怎麽不合适?本该你们驳回的奏请,却呈给朕,一个是儿子,一个是女婿,朕也为难啊,让他们俩私底下自己商量去吧。」
女婿什麽时候能跟儿子相提并论了?怎麽?女婿有继承权吗?萧华警了一眼高力士,告退离开。
每日常朝没了准时,下一次在什麽时候,谁也不知道。
随着严挺之回京,接下来的日子频繁有元老及勋贵之臣入宫求见,举荐自己心目中吏丶户两部主官人选。
严武的案子大理寺被勒令重新审查,很多人察觉到了风向,所以提前动手。
意料之中,严武的事情逐渐被抬升至权力斗争。
李瑁也很硬气,说什麽也不让大理寺的人将严武带走,要审就在我这审,人你们别想动。
一个接一个的大理寺官员在隋王宅触了霉头,没办法,主官张均只能是亲自出马了。
「这可是圣人的旨意,隋王勿要怪我强行将人带走,」
张均是权相张说长子,继承了他爹的硬脾气,带人堵在了王府官署的门口,与隋王宅的侍卫对峙着。
李瑁闻询赶来之后,听到了张均这句话顿时来了火气,冷笑道:
「我倒要看看,你怎麽从我这里拿人。」
张均呵呵一笑,朝着身后临时徵调的二十名左骁卫下令道:
「破门!我看谁敢拦。」
他的级别是非常高的,大理寺卿兼户部侍郎,他爹又是张说,这老小子与他弟弟张咱的性格,刚好相反。
「锵」的一声,李瑁从身后的牛五郎腰间拔出横刀:
「来吧,你们过来。」
一个是皇亲贵胄,一个是大理寺主官,右骁卫带头的不过是个校尉,他也懵逼啊,虽然是大理寺临时借调。
但是卫士不听上令,罪名不小,毕竟眼下他们归张均调遣。
于是校尉朝着身后下属使了个眼色,他们也不敢拔刀,就这麽空着双手往前冲。
一旦拔刀冲着李瑁,性质可就不一样了。
李瑁直接一刀砍下。
「当」的一声,那名校尉只觉左肩一阵剧痛,下意识的停下动作,他心知肚明,人家隋王是高抬贵手,砍在他的肩甲上面,无心伤人。
不过话说回来,隋王手头这麽硬?这一下虽然砍在甲胃上,但肩膀传来的剧痛还是很剧烈的。
校尉回头看了张均一眼。
「看我干什麽?拿不到人,今天先办了你,」张均厉声道。
校尉无奈之下,只能是继续硬着头皮往前冲,寄希望于李瑁接下来不要真砍他。
「咚」的一声。
李瑁是没有砍他,但是身边的牛五郎直接以手中的粗棒,横扫在校尉耳侧,校尉一直防着李瑁,没防别人,这下冷不丁中招了。
只见他浑身一震,只觉脑袋嗡嗡的,身子也随着摇摇晃晃。
穿甲胃,防不住这玩意啊,这个驼背汉,手劲更大。
校尉只觉眼前一黑,就往后面栽倒,直接晕过去了,幸赖被下属抱住,
扶至一边。
这下真没人敢上了,再上去铁定会打起来。
张均撸起袖子,大步的就往前走:
「来来来,我看谁敢动我!」
李瑁呵呵一笑,主动让开,他身后的人也纷纷避让,甚至将门打开。
殴打大理寺卿,李瑁也不敢下手,所以张均非常顺利的就进去了,但是进去之后,「」的一声,门从外面关上了。
「棘卿已经进去了,你们就在外面等着吧,」李瑁朝着大理寺官员道。
宋代王党《唐语林八》:凡言九寺,皆曰棘卿。《周礼》三槐九棘——」
皆三公九卿之位也,唐世惟大理得言棘卿,他寺则否。
所以在唐朝,不称大理卿,而是棘卿大理寺丞韦见素无奈道:
「让我也带人进去吧,总需推正丶评判丶刑名在旁,才好问话。」
「可以,」李瑁点了点头:
「严武身边有我的人盯着,你们不准动他,他要是今天少一个根毛,我叫告你们大理寺滥用私刑。」
说罢,李瑁让开门口方向,准许韦见素带着六七个人进去。
张均虽然是大理寺卿,但断案的本事基本上没有,他的主业是财税,所以审查案子主要还得靠手底下的人。
当下的大唐就是这种现象,很多部门都是不专业的人坐在了专业的位置上。
但这样的安排绝对不是乱来的,因为主官的作用,其实是管理,就好比李瑁在金吾卫一样,他懂徽巡之务吗?不懂,只要能管好下面那帮人,他就合格了。
他现在很清楚,严武身上的干系太大,直接左右着他爹将来的任命,虽然基哥承诺会保,但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,谁也说不清楚。
所以李瑁必须要谨慎一些,毕竟听裴耀卿说,眼下盯着吏部尚书的人里面,就有张均。
此刻的隋王宅内,严挺之的夫人裴氏,亲来坐镇。
她就这麽一个儿子,要是出事了,她指定是不活了,今天与她一起来的,还有一名贵人。
《旧唐书》论及京兆韦氏:自唐以来,氏族之盛,无逾于韦氏。
裴氏的堂弟,是太原尹裴宽,他的夫人韦氏,今天也来了。
「你是说,韦见素也来了?」韦氏望着一直通传消息的郭幼明,询问道。
郭幼明是得了严夫人的嘱咐,两边来回跑,即时报导王府官署那边的动静,闻言点头道:
「隋王只是让大理寺几名审案的官员进去,其他人都被挡在外面。」
郭淑在一旁笑道:(「两位夫人无需担心,隋王定会护着大郎。」
严夫人点了点头,歉意道:
「给王妃添麻烦了,只怪我家大郎往日胡作非为惯了,所以什麽坏事,
别人都喜往他身上联想,也是他活该。」
「这说的是什麽话?」韦氏皱眉道:
「大郎是猖獗了些,但也不能随便就能被人冤枉,韦见素那边,我会找个机会打招呼。」
京兆韦氏,是长安城内势力最为庞大的家族,虽然京兆杜一直跟人家并称,实际上两家差的非常远,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大理寺丞韦见素,是眼下卫尉寺卿韦光乘的亲侄子,他们出身韦氏小宗南皮公房,而裴宽的媳妇,是大雍州房,也是小宗。
这两房都比不上太子妃韦氏的彭城公房。
李隆基只是定了一个基调,重查此案,但是怎麽查,就要看下面各方势力的角逐,像今天双方在隋王宅对峙,这不是李隆基关心的事情。
而张均和李瑁也都不会闲到去李隆基那里告对方的状,他们是办事的,
如果大小事情总是去劳烦圣人,那要你们干什麽呢?
所以韦氏直接说要走后门,也属正常现象。
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
少阳院,
「这是好事情,昭训早该上去了,」
太子李绍在得知韦昭训的任命后,心情很不错,朝贺知章笑道:
「全赖贺监在父皇那里举荐,这样一来,长安城内微末小事,孤也可以了若指掌。」
韦昭训的本官,是左卫勋二府中郎将,升任将军,是完全合适的,这个人可是出身京兆韦氏实力第二大的勋国公房,与大宗逍遥公房穿一条裤子,
这两房是韦家的牌面。
他眼下就在这里,因为他身上也有一个东宫的差事,太子仆。
掌车舆丶骑乘丶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,与家令丶率更令同隶詹事,
从四品上。
只见韦昭训朝着太子与贺知章行礼答谢,愉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毕竟金吾将军,可是绝对的美差,长安城巡区之内的事情,他都能管。
贺知章淡淡道:「终是一个好的开头,说明圣人对太子举荐的人选,还是满意的,慢慢来吧,哥奴正在亲近裴丶严,我们不得不防啊。」
李绍点了点头:「父皇已经下令重审此案,依贺监来看,我们应该帮助严武那小子度此难关?可是严挺之这次回来,有可能倾向哥奴啊。」
贺知章微笑摇头:
「虚与委蛇,不过是人在屋檐下,不得已为之罢了,哥奴不会信任严挺之,严挺之跟他不是一个路数,用句俗语来讲,这两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。」
「哈哈,贺监此喻极佳,官场明面上与暗地里,终究是两回事,臣也以为,严挺之与哥奴,难以合作,」太子右庶子高仲舒笑道。
李绍点了点头:
「诸位说的都有道理,不管怎麽说,严挺之这边,孤还是需要留一份情谊的,十八郎也向孤低头了,不论是否真心,但兴庆宫外,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,严武最后脱罪,需想办法揽至孤的身上,让严挺之欠孤一份人情。」
贺知章听到太子这麽说,顿时老怀大慰,笑道:
「早该如此了,太子现在绝不能与隋王有任何冲突,他现在出嗣了,肆无忌惮,什麽事都能干的出来,圣人又一味纵容,不得不谨慎。」
「说的是,」李绍点了点头:
「孤还欠他一份贺礼,不如让太子妃以此名义去一趟隋王宅,给十八郎一些暗示。」
贺知章赶忙道:,「不要暗示,直接明着跟他说,今后我们与隋王相处,
初期要坦诚一些,否则难以获其信任。」
「贺监想的周到,应该如此,」高仲舒附和道。
李绍握拳沉吟片刻,点头道:
「昭训也要去一趟,你即将成为他的下属,拜谒也是理所应当,今后只要是对我们无害的事情,你都可以配合他,以彰显孤的诚意。」
韦昭训点头道:「调令已经下来了,臣今日便去。」 记住本站网址,Www.biquxu1.Cc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biquxu1.cc ”,就能进入本站
右金吾卫,一个将军致仕,长史被李瑁一棍子打死,都快乱套了。
眼前全靠窦和董延光在维持看。
当初与张一起离开公,去兴庆宫告状的右金吾官员,有七个,李瑁当时就说了,你们如果还能回来,我这个大将军就让给你们来做。
他们肯定是想回来的,但也知道回不来了,因为李瑁已经将他们的名字报至吏部,特别声明,这几个人,右金吾不要了,让吏部自己去安顿。
李瑁虽然是大将军,但对下属没有任免权,更剥夺不了人家的编制,不过他有权利选择用或者不用。
卢奂现在和李瑁是有勾结的,见到档案之后,自己直接批了,然后再上报中书门下审核。
「让郭子仪挂职右金吾将军?他可真敢想,」牛仙客阅罢卢奂递来的公文后,直接扔在一边,朝卢奂道:
「那是他的丈人,未免也太明目张胆了些。」
李林甫坐在公案后,闻言眉头一挑,若论明目张胆,没有比他更明目张胆的了,儿子女婿拼命的往皇城塞,长眼晴的都看到了,说到用人唯亲,谁不是用人唯亲呢?
卢奂笑道:「挂名而已,人在朔方又回不来,隋王此举,不过是担心这个位置下一任跟他不对付,让他在右金吾的差事不好干,能理解的。」
牛仙客闻言顿时一愣:
「你怎麽帮着他说话了?你们有交情?」
卢奂双手一摊:「隋王在右金吾这麽一闹,出缺多少,左相是心知肚明的,已经乱成一团了,巡京师,不能出纰漏,眼下如何给他补人是当务之急,邓国公致仕可是圣人的意思,圣人都在为隋王排除障碍,我自然需要顺应圣人心意。」
牛仙客呵呵笑了笑,看向李林甫道:
「这麽重要的位置,中书门下也做不了主,需上报圣人,但是这麽报上去,圣人会不会不高兴呢?隋王举荐的这几个候补,可全是他的人啊。」
这些缺员当中,只有将军和长史这两个位置,是需要李隆基点头的,剩馀的李林甫自己就可以做主。
但是他不敢啊,因为李瑁举荐了杜鸿渐丶郭子云丶郭幼明,也太明目张胆了。
李林甫沉吟片刻后,道:
「一字不动上报吧,请圣人决断。」
「那两个位置还好说,剩下的也劳烦圣人,是不是显得咱们太失职了?」卢奂笑道。
只是这一句话,李林甫瞬间意识到,李瑁和卢奂的关系绝对不寻常,因为对方明摆着是在帮李瑁。
一直以来,圣人对五品以下的官员任命,放权给了四个人,李林甫丶牛仙客丶陈希烈丶卢奂。
眼下卢奂已经批了,剩下三个人,再有一个批红,这几个官员的任命,
直接便决定了。
「事关隋王,老夫也不敢轻易拿主意,」李林甫皱眉看向卢奂:
「美轮一向稳重,今次怎的如此轻浮?」
卢奂笑了笑:「或许是因为,我比较欣赏隋王吧。」
「欣赏谁不行,你欣赏他?」生仙客忍不住笑道:
「多少人对隋王唯恐避之不及,你还靠上去了?」
卢奂挑眉道:「谁避之不及了?怎麽?隋王身上有虱子?」
「好了好了,你们俩论过头了,」李林甫沉声道:
「这一次肯定需圣人决断,有了这一次,今后事关隋王的事情,我们大概也能把握一个尺寸,自不必再辛劳圣人。」
说罢,李林甫叫来中书省一位官员,递给他那份公文道:
「圣人眼下就在花萼相辉楼,交给萧华,让他报上去吧。」
上元节过去了,李隆基眼下已经可以明目张胆的与杨玉环待在一起,
这老小子也是耐不住寂寞的主,刚才已经吩咐高力士和吴怀实准备一下,他要带着杨玉环姐妹三个,到曲江池泛舟游玩。
今年是开元二十九年,气候温暖,正月还没过,人们便已经开始减衣了兴许是节庆那几日,杨玉环太过贪吃,比之去年,又丰腴了一圈,李隆基坐在殿内,望着杨瑶和杨绛在帮着杨玉环挑选出行礼服,笑道:
「这个环字,用的是真好,太真再贪嘴,你那副玉镯就要戴不上去了。」
杨玉环闻言,转身冲着李隆基耸了耸鼻子,撒娇哼了一声,随后朝身边的姐妹道:
「这匹宋绢质地极好,裁剪成衣很贴身的,还有几匹,你们拿去也做件新衣吧。」
杨瑶为妹妹挂上披肩,笑道:
「那是圣人赏赐你的,我怎麽敢用呢?」
「哈哈.!.:.又不是什麽稀罕物,」李隆基慵懒的坐着,朝高力士摆了摆手:
「赐三娘丶十娘各十匹。」
高力士微笑点头。
宋绢,在大唐属于第一等的丝织品,市面上每匹的价格是一万三千钱,
也就是十三贯,而李隆基内库里面的,都是精挑细选的贡品。
三品官一个月的禄钱,才能买得起这一匹宋绢杨瑶拉着杨绛赶忙谢恩。
「玉环的礼服华贵奢美,敢问圣人,是不是有些不符礼制呢?」杨瑶俏皮笑道。
高力士撇了撇嘴,可不就是不合礼制嘛,那是宫妃的礼服。
李隆基一愣,指着杨瑶笑道:
「三娘真调皮,你不就是在问朕,太真会是何等位分?朕啊,偏偏就不告诉你。」
杨瑶拍马屁道:「什麽都瞒不过圣人。
这两人打趣的场景,让杨玉环都有些不适应了,我说老姐,你才来几天就这麽自来熟啊?
你就这麽不见外?
李隆基发觉杨玉环眉思索,还以为她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,于是安慰道:
「只要太真听话乖巧,多为朕弹奏琵琶,朕又怎会亏待?」
杨玉环愣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这时候,内侍来报,中书侍郎萧华来了。
李隆基也没有让杨玉环她们回避,就这麽当着三人的面,接见了萧华。
也难怪萧华进来之后一脸异了,平日不是一个人吗,今儿怎麽成仁了?
她们两个有什麽资格一直待在花萼楼?
那个杨孺人,可是隋王孺人啊?您是一点不避讳啊?
萧华脸色铁青,直接来了一句:
「国之大事,不宜有妇人在旁,请圣人准她们回避。」
他这个不叫骨头硬,只是讲礼法规矩,而且李隆基也不会生气,笑了笑道:
「让她们闹吧,朕喜欢喧闹,安静了反倒不习惯。」
萧华无可奈何,这世道真是变了。
李隆基接过萧华递来的公文,打量一眼后交给高力士:
「力士也看一看。」
这就是高力士牛比的地方,天下事,宫里的事,他都能掺和。
看过之后,高力士抬头警了一眼杨绛,将公文小心握在怀里。
「你看她做什麽?」李隆基笑道:
「说说看,其上内容,你有什麽想法?」
高力士低头道:「老奴没有想法。」
「没想法就是护,」李隆基伴装生气道:
「你呀你,总是想的太多,怎麽?牵扯到朕的儿子,你连话都不敢说了?」
高力士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,只能回答道:
「十八郎此举,有些过于明目张胆了,几个位置都用自己人,恐怕右相都吓的不敢批了。」
这时候,杨氏三姐妹才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,不再说话,而是静静的关注着李隆基这边的动静。
「你以为呢?」李隆基看向萧华道。
萧华点头道:「臣附议高将军,不能这麽批,卢奂一向谨慎,这一次确实轻浮用事了。」
李隆基呵呵一笑,袖子一卷,以手托在脑侧,笑道:
「谈不上轻浮,不过是揣测朕的心意罢了,张致仕,是朕的主意,谁都能看得出,朕这是在为十八郎铺路嘛。」
高力士和萧华一愣,都不信他的鬼话。
「十八郎报上来七个人,这七个人什麽来路,你们大概也能猜到,」李隆基继续笑道:
「用人嘛,首先是要用做事稳当的,什麽人稳当呢?还是亲近之人嘛,
朕用高将军,萧侍郎,便是这个道理。」
萧华赶忙道:「臣蒙圣眷,无以为报。」
高力士点头道:「初任右金吾,诸般事务皆不熟谱,是该用些亲近,圣人准了?」
李隆基慢悠悠道:
「其他人准了,郭子仪就不要想了,难怪右相上报朕这里,十八郎最近脸皮是不是厚了点?他敢张这个嘴?」
李隆基明显并没有生气,所以高力士和萧华跟着赔笑。
「太子不是跟朕求过多次,想要给那个韦昭训升职吗?就让他去吧,至于长史的位置,让右相自己拿主意。」
高力士一愣,你还是挑唆他们兄弟俩斗啊?十八郎明摆着是在右金吾肃清异己,你倒好,又给他派过去一个异己。
萧华点了点,又问道:
「隋王的奏请里,希望张咱卸任,还需圣人决断。」
李隆基淡淡道:「你去问问张珀,看他乐意否,要是乐意,就卸任吧。」
好家夥,这事还能这麽干?萧华都有些懵逼了,你们父子俩玩的哪出?
一个是真敢说,想要一个将军滚蛋,还是驸马,另一个也真敢应,让我去问问那个将军愿不愿意滚蛋。
张咱岂不是要恨死隋王,挑事也不能挑吧?
「似乎,不太合适吧?」萧华试探道。
李隆基反问道:
「怎麽不合适?本该你们驳回的奏请,却呈给朕,一个是儿子,一个是女婿,朕也为难啊,让他们俩私底下自己商量去吧。」
女婿什麽时候能跟儿子相提并论了?怎麽?女婿有继承权吗?萧华警了一眼高力士,告退离开。
每日常朝没了准时,下一次在什麽时候,谁也不知道。
随着严挺之回京,接下来的日子频繁有元老及勋贵之臣入宫求见,举荐自己心目中吏丶户两部主官人选。
严武的案子大理寺被勒令重新审查,很多人察觉到了风向,所以提前动手。
意料之中,严武的事情逐渐被抬升至权力斗争。
李瑁也很硬气,说什麽也不让大理寺的人将严武带走,要审就在我这审,人你们别想动。
一个接一个的大理寺官员在隋王宅触了霉头,没办法,主官张均只能是亲自出马了。
「这可是圣人的旨意,隋王勿要怪我强行将人带走,」
张均是权相张说长子,继承了他爹的硬脾气,带人堵在了王府官署的门口,与隋王宅的侍卫对峙着。
李瑁闻询赶来之后,听到了张均这句话顿时来了火气,冷笑道:
「我倒要看看,你怎麽从我这里拿人。」
张均呵呵一笑,朝着身后临时徵调的二十名左骁卫下令道:
「破门!我看谁敢拦。」
他的级别是非常高的,大理寺卿兼户部侍郎,他爹又是张说,这老小子与他弟弟张咱的性格,刚好相反。
「锵」的一声,李瑁从身后的牛五郎腰间拔出横刀:
「来吧,你们过来。」
一个是皇亲贵胄,一个是大理寺主官,右骁卫带头的不过是个校尉,他也懵逼啊,虽然是大理寺临时借调。
但是卫士不听上令,罪名不小,毕竟眼下他们归张均调遣。
于是校尉朝着身后下属使了个眼色,他们也不敢拔刀,就这麽空着双手往前冲。
一旦拔刀冲着李瑁,性质可就不一样了。
李瑁直接一刀砍下。
「当」的一声,那名校尉只觉左肩一阵剧痛,下意识的停下动作,他心知肚明,人家隋王是高抬贵手,砍在他的肩甲上面,无心伤人。
不过话说回来,隋王手头这麽硬?这一下虽然砍在甲胃上,但肩膀传来的剧痛还是很剧烈的。
校尉回头看了张均一眼。
「看我干什麽?拿不到人,今天先办了你,」张均厉声道。
校尉无奈之下,只能是继续硬着头皮往前冲,寄希望于李瑁接下来不要真砍他。
「咚」的一声。
李瑁是没有砍他,但是身边的牛五郎直接以手中的粗棒,横扫在校尉耳侧,校尉一直防着李瑁,没防别人,这下冷不丁中招了。
只见他浑身一震,只觉脑袋嗡嗡的,身子也随着摇摇晃晃。
穿甲胃,防不住这玩意啊,这个驼背汉,手劲更大。
校尉只觉眼前一黑,就往后面栽倒,直接晕过去了,幸赖被下属抱住,
扶至一边。
这下真没人敢上了,再上去铁定会打起来。
张均撸起袖子,大步的就往前走:
「来来来,我看谁敢动我!」
李瑁呵呵一笑,主动让开,他身后的人也纷纷避让,甚至将门打开。
殴打大理寺卿,李瑁也不敢下手,所以张均非常顺利的就进去了,但是进去之后,「」的一声,门从外面关上了。
「棘卿已经进去了,你们就在外面等着吧,」李瑁朝着大理寺官员道。
宋代王党《唐语林八》:凡言九寺,皆曰棘卿。《周礼》三槐九棘——」
皆三公九卿之位也,唐世惟大理得言棘卿,他寺则否。
所以在唐朝,不称大理卿,而是棘卿大理寺丞韦见素无奈道:
「让我也带人进去吧,总需推正丶评判丶刑名在旁,才好问话。」
「可以,」李瑁点了点头:
「严武身边有我的人盯着,你们不准动他,他要是今天少一个根毛,我叫告你们大理寺滥用私刑。」
说罢,李瑁让开门口方向,准许韦见素带着六七个人进去。
张均虽然是大理寺卿,但断案的本事基本上没有,他的主业是财税,所以审查案子主要还得靠手底下的人。
当下的大唐就是这种现象,很多部门都是不专业的人坐在了专业的位置上。
但这样的安排绝对不是乱来的,因为主官的作用,其实是管理,就好比李瑁在金吾卫一样,他懂徽巡之务吗?不懂,只要能管好下面那帮人,他就合格了。
他现在很清楚,严武身上的干系太大,直接左右着他爹将来的任命,虽然基哥承诺会保,但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,谁也说不清楚。
所以李瑁必须要谨慎一些,毕竟听裴耀卿说,眼下盯着吏部尚书的人里面,就有张均。
此刻的隋王宅内,严挺之的夫人裴氏,亲来坐镇。
她就这麽一个儿子,要是出事了,她指定是不活了,今天与她一起来的,还有一名贵人。
《旧唐书》论及京兆韦氏:自唐以来,氏族之盛,无逾于韦氏。
裴氏的堂弟,是太原尹裴宽,他的夫人韦氏,今天也来了。
「你是说,韦见素也来了?」韦氏望着一直通传消息的郭幼明,询问道。
郭幼明是得了严夫人的嘱咐,两边来回跑,即时报导王府官署那边的动静,闻言点头道:
「隋王只是让大理寺几名审案的官员进去,其他人都被挡在外面。」
郭淑在一旁笑道:(「两位夫人无需担心,隋王定会护着大郎。」
严夫人点了点头,歉意道:
「给王妃添麻烦了,只怪我家大郎往日胡作非为惯了,所以什麽坏事,
别人都喜往他身上联想,也是他活该。」
「这说的是什麽话?」韦氏皱眉道:
「大郎是猖獗了些,但也不能随便就能被人冤枉,韦见素那边,我会找个机会打招呼。」
京兆韦氏,是长安城内势力最为庞大的家族,虽然京兆杜一直跟人家并称,实际上两家差的非常远,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大理寺丞韦见素,是眼下卫尉寺卿韦光乘的亲侄子,他们出身韦氏小宗南皮公房,而裴宽的媳妇,是大雍州房,也是小宗。
这两房都比不上太子妃韦氏的彭城公房。
李隆基只是定了一个基调,重查此案,但是怎麽查,就要看下面各方势力的角逐,像今天双方在隋王宅对峙,这不是李隆基关心的事情。
而张均和李瑁也都不会闲到去李隆基那里告对方的状,他们是办事的,
如果大小事情总是去劳烦圣人,那要你们干什麽呢?
所以韦氏直接说要走后门,也属正常现象。
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。
少阳院,
「这是好事情,昭训早该上去了,」
太子李绍在得知韦昭训的任命后,心情很不错,朝贺知章笑道:
「全赖贺监在父皇那里举荐,这样一来,长安城内微末小事,孤也可以了若指掌。」
韦昭训的本官,是左卫勋二府中郎将,升任将军,是完全合适的,这个人可是出身京兆韦氏实力第二大的勋国公房,与大宗逍遥公房穿一条裤子,
这两房是韦家的牌面。
他眼下就在这里,因为他身上也有一个东宫的差事,太子仆。
掌车舆丶骑乘丶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,与家令丶率更令同隶詹事,
从四品上。
只见韦昭训朝着太子与贺知章行礼答谢,愉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毕竟金吾将军,可是绝对的美差,长安城巡区之内的事情,他都能管。
贺知章淡淡道:「终是一个好的开头,说明圣人对太子举荐的人选,还是满意的,慢慢来吧,哥奴正在亲近裴丶严,我们不得不防啊。」
李绍点了点头:「父皇已经下令重审此案,依贺监来看,我们应该帮助严武那小子度此难关?可是严挺之这次回来,有可能倾向哥奴啊。」
贺知章微笑摇头:
「虚与委蛇,不过是人在屋檐下,不得已为之罢了,哥奴不会信任严挺之,严挺之跟他不是一个路数,用句俗语来讲,这两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。」
「哈哈,贺监此喻极佳,官场明面上与暗地里,终究是两回事,臣也以为,严挺之与哥奴,难以合作,」太子右庶子高仲舒笑道。
李绍点了点头:
「诸位说的都有道理,不管怎麽说,严挺之这边,孤还是需要留一份情谊的,十八郎也向孤低头了,不论是否真心,但兴庆宫外,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,严武最后脱罪,需想办法揽至孤的身上,让严挺之欠孤一份人情。」
贺知章听到太子这麽说,顿时老怀大慰,笑道:
「早该如此了,太子现在绝不能与隋王有任何冲突,他现在出嗣了,肆无忌惮,什麽事都能干的出来,圣人又一味纵容,不得不谨慎。」
「说的是,」李绍点了点头:
「孤还欠他一份贺礼,不如让太子妃以此名义去一趟隋王宅,给十八郎一些暗示。」
贺知章赶忙道:,「不要暗示,直接明着跟他说,今后我们与隋王相处,
初期要坦诚一些,否则难以获其信任。」
「贺监想的周到,应该如此,」高仲舒附和道。
李绍握拳沉吟片刻,点头道:
「昭训也要去一趟,你即将成为他的下属,拜谒也是理所应当,今后只要是对我们无害的事情,你都可以配合他,以彰显孤的诚意。」
韦昭训点头道:「调令已经下来了,臣今日便去。」 记住本站网址,Www.biquxu1.Cc,方便下次阅读,或且百度输入“ biquxu1.cc ”,就能进入本站